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印發,頻繁的政策落地標志著我國城市群的發展迎來加速建設期。在國家戰略的疊加之下,我們也更清晰的看到未來國內城市群的發展格局:長三角、粵港澳、京津冀、長江中游以及成渝五大城市群有望成為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;因此聚焦核心城市群,企業可最大程度獲得城市發展紅利。
2019年2月,醞釀已久的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正式發布,大灣區發展迎來戰略機遇期。
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、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,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。過去,珠三角九市經濟基礎好,產業體系完備,集群效應已逐步顯現,而香港、澳門服務業發達,與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、優勢互補,融入大灣區后對區域發展將產生明顯的帶動作用。
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(香港、澳門、廣州、深圳)差異分工、強強聯合,創新驅動引領下,未來大灣區將發展成為比肩紐約灣區、舊金山灣區、東京灣區的世界級灣區,機遇廣闊,潛力巨大。
先進制造業優勢帶動大灣區經濟水平全國領先,深圳、香港、廣州GDP均超2萬億,中心城市是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。
香港、澳門、廣州、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,各自發揮比較優勢,分工明確、功能互補。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廣東省省會,功能定位綜合性強,深圳創新優勢顯著,香港在金融、航運、貿易等方面優勢突出,澳門則聚焦旅游休閑產業。
《大灣區規劃》中還明確指出要發揮香港-深圳、廣州-佛山、澳門-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,深化港深、澳珠合作,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,未來大灣區城市間的互聯互通、協同合作將更加深入。
深圳、香港、廣州GDP均超2萬億,具備引領大灣區發展的實力。
2018年,粵港澳大灣區11市GDP總量達到10.9萬億元,深圳、香港、廣州GDP規模均超2萬億。
深圳GDP總量超過香港,位居大灣區首位,并保持7.6%的較高增速;先進制造業占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超七成。
廣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制造業比重達66.1%,產業不斷向高端、高質、高新升級。
佛山和東莞經濟總量位于大灣區第二梯隊,制造業持續向中高端轉型,是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。
佛山2018年GDP為9936億,即將成為全國第17個GDP突破萬億的城市,受益于“廣佛一體化”帶動,制造業持續向中高端轉型,先進制造業驅動下,未來城市潛力較大。
東莞2018年GDP突破8000億,高端制造業比重提升,先進制造業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52.3%和39.1%。
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驅動力,大灣區整體創新基礎好,企業研發投入高。
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要素集聚,科技研發、轉化能力突出。2017年,粵港澳大灣區R&D經費支出和發明專利數均居全國前列,已形成顯著的創新集群。
2017年,廣東省R&D經費內部支出為2344億元,珠三角9市合計為2227億,占廣東省比重為95%。從研發投入強度來看,深圳因擁有眾多科研能力強大的企業,創新實力突出,R&D經費內部支出占GDP比重高達4.4%。除江門和肇慶外,其余城市研發投入強度均高于2%。
大企業(多集中于制造業)是研發投入的主體,2017年珠三角9市R&D經費內部支出中企業研發占比達到89%。
從珠三角9市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來看:
2018年,深圳A股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合計超10億的有12家,數量在全國僅次于北京,中興通訊研發費用合計位列A股上市公司第7位。
總部位于深圳的華為,2018年研發費用高達1015億元人民幣,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14.1%,在《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》中位列全球第五。
佛山、珠海各有2家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超過10億,其中美的集團、格力電器單個大企業研發費用規模較為突出。
廣深人口吸附力全國領先,佛山、珠海人口增長突出,持續大規模的人口流入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人才高地。
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突破七千萬,廣深人口規模不斷提升,人口吸引力居全國前列。
2018年,珠三角9市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50萬;
廣深增長最為突出,深圳、廣州分別增加49.8萬和40.6萬,延續快速增長態勢;
佛山、珠海由于引才力度較大、人才補貼較多,人口吸引力增強,2018年常住人口分別增加24.9萬、12.6萬。
《大灣區規劃》提出,“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鑒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的經驗和做法,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引進人才環境,實行更積極、更開放、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。在技術移民等方面先行先試,開展外籍創新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國民待遇試點”等。預計未來,粵港澳大灣區對人口的吸引力仍將持續,大量人才的聚集有助于大灣區打造人才高地,為大灣區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持。
灣區起航,交通先行,廣深港高鐵、港珠澳大橋開通使大灣區互聯互通基本實現,未來隨著基建進程加快,大灣區內部一體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,對外通達性也將顯著加強。
灣區發展,交通先行,伴隨著跨境基礎設施建成落地,粵港澳交通一體化快速推進。2018年,廣深港高鐵全線貫通,香港正式接軌內地高鐵客運網;港珠澳大橋通車,三市通勤時間由3小時縮短至30分鐘,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已基本實現,為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人才與技術交流打下良好基礎;同時,隨著交通一體化的不斷推進,粵港澳1小時生活圈正逐漸成型。
大灣區機場群規模大、等級高,未來各機場將錯位發展,構建形成世界級機場群。
深圳寶安、廣州白云機場,加之香港及澳門機場,粵港澳大灣區已有4個4F級機場,機場設施水平高。
大灣區七個機場總體旅客吞吐量達到2.2億人次,貨郵吞吐量830萬噸。其中,香港機場作為國際航運中心,旅客吞吐量超過7000萬人次,廣東和深圳客運級別均在四千萬以上,全國排名TOP10。
除了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航空地位之外,大灣區未來還將著力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的國際競爭力,并增強澳門、珠海等機場功能,以加強大灣區的對外聯通性。此外,由于目前幾大核心機場客運量已接近飽和,因此《大灣區規劃》還提出,將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;實施廣州、深圳等機場改擴建,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;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,進一步擴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絡。
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落地,不僅為大灣區帶來實質性利好,也明確定調了大灣區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,“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”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遠期發展目標。
大灣區地處沿海開放前沿,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,2018年,深圳、香港、廣州GDP規模均超兩萬億,引領帶動作用凸顯,其中深圳GDP保持7.6%的增速,發展勢頭強勁,創新實力突出,未來通過強化與香港的合作,優勢互補,創新發展更具張力。廣佛一體化高水平推進,廣州、佛山共建“超級都市圈”,同城化發展有助于區域整體實力提升。港珠澳大橋通車、深中通道開建,珠江西岸對外交通通達性得到改善,珠海、中山、江門與港深互動增強,城市發展迎來契機。惠州受益于港深帶動和交通一體化推進,也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。
我司面向全球服務,是香港政府指定認證的注冊機構,為廣大投資者開展海外業務、進行海外資產配置提供多元化投資渠道與企業一站式服務。想了解更多
香港公司注冊問題,歡迎來電咨詢顧邦事務所。